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留言

在线心理测试
首页新闻动态中心简介咨询师介绍工作室实景来访线路心理专栏心理图库咨询指南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浏览正文

教育冷暴力刺痛孩子的心

作者来源:SystemMaster 日期:2009年4月21日 点击:5591次

                                         教育冷暴力刺痛孩子的心

                                2008-2-29    原作者:本报记者陈际鸿 实习生张婷婷 
 

 编者按: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以爱培养出爱,以恨培养出恨。从本期开始,《亲子教育》栏目将推出一系列关于家长教育的话题,关注孩子的成长,关注家长的教育,让我们共同参与到孩子的健康成长中来。


    “我现在即将要大学毕业,马上就要投身社会,母亲那句‘狐狸精’的谩骂老在耳边挥之不去,这让我痛苦万分,无法正常地和别人交往。”这是前不久一位叫小兰的读者发给本报热线手机的短信,据绵阳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徐敏老师诊断,小兰的这个状况是因为父母从小的语言冷暴力造成了她身心的伤害,严重的话将发展成为社交恐惧症。据徐敏介绍,家庭教育的冷暴力目前正威胁着孩子的健康成长,它比躯体暴力还更具有杀伤力。它给孩子带来的甚至会是终身的阴影。

大学生:
母亲骂我“狐狸精”

     初次面对心理咨询师,小兰很紧张,面部表情僵硬,面红耳赤,“虽然表面上看不到有多紧张,但我自己心里很难受。心怦怦地直跳。”小兰如实地告诉徐敏。小兰一边诉说着这个困惑着她多年的心理问题,一边在手中不停地撕着桌子上的餐巾纸,很快桌子上就有了一大堆被撕碎了的纸片。

     小兰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的家庭里,从小就长得很乖巧。就是因为这个漂亮、惹人爱的长相,让父母很紧张。女孩子喜欢的发夹、头花,对于小兰来说都是被禁止的东西。从小兰懂事开始,母亲的那句“长大了别成为一个狐狸精”的话随时都挂在嘴边。这给小兰幼小的心灵产生了阴影,她怕见到母亲,怕和她说话,怕自己犯一点错误就会惹怒母亲。“母亲的意图很简单,就是希望长相好的小兰不要长大了就是一张漂亮的皮,没有其他本事”。徐敏告诉记者,但母亲的教育方式却让幼小的小兰受到了伤害。

    上初中的时候,小兰和一帮同学在一男同学家里玩,被母亲知道后,怒气冲冲地赶过去,因为怕母亲,小兰藏了起来,第二天才回家。小兰被母亲暴打了一顿后,很快就转学了。小兰以为这个事情可以了结了,但母亲却把这个事情告诉了老师,还让她做了检讨,已经懂事的小兰,感到再次被父母贴上了负面的标签,她曾多次问过自己“我真的是狐狸精吗?”从那以后,小兰害怕跟同学交往,怕跟老师交流,她担心他们也会像母亲那样地看待自己。

     后来,小兰考上了大学。“但这么多年父母都没有认可过我的优点。”小兰激动地告诉心理咨询师,其实我很自卑,一点信心都没有,我时常处在一种自我防御的状态下,不敢和母亲进行正常有效地沟通,很痛苦。

在与心理咨询师长达2个小时的交流中,小兰逐渐让自己放松了,心理的压抑得到了些许的释放。在徐敏的鼓励下,小兰决定在开校之前和母亲好好谈谈。


家长:“滚出家门”挂在嘴边

江苏省有关部门在对全省4000多名中学生调查后发现,家庭中的冷暴力(不理不睬)较为普遍,占到17.2%。

我们来看看本报收集的几个孩子的亲身经历:

一个孩子数学考了26分,妈妈一把抓过试卷,问也没有问就把它撕成碎片,冲孩子砸过去,责骂道:“考这么一点分,丢死人!是个猪仔也不至于考这么两分!”孩子呆呆地站着,泪如泉涌。

一个男孩兴高采烈地冲回家告诉妈妈:“这次期中考试我前进了14名,第七!”这位母亲:“第七还美成那样!”小男孩的欢乐顿时烟消云散。

双休日里,刚从作业堆里爬出来的她,才按下遥控电源开关,平地起惊雷一声吼:“还不快去练琴!就知道看电视!”无奈,烦躁的她怎么也奏不出和谐音符。

5岁的小林爱咬嘴唇,父母每天忙于工作和应酬,连抱他的机会都没有,只给了他物质上的满足。这样精神上的漠视让小林感到很孤独。咬嘴唇成了他的一个习惯。

徐敏说,“冷暴力”一般有三种常见形式:首先,父母不愿意搭理孩子,漠视孩子的存在。有的父母整天沉湎于麻将桌前,根本不关心孩子;其次,父母批评过度,甚至是全盘否定。这常常是因为父母的期望值太高,希望自己的孩子尽量完美;最后一种就是威胁恐吓类,这样的现象更常见。“考不到满分就不准出去玩”、“再这样,就滚出家门”这类威胁性语言可谓不新鲜了。从研究来看,教育“冷暴力”对小学生等儿童伤害最大,因为这个时期的孩子心理尚未发育成熟。

专家:“冷暴力”是对孩子精神的虐待

绵阳师范学院教科院王周林副教授告诉记者,与棍棒教育相比,“冷暴力”更为隐蔽。从心理学的角度上说,教育“冷暴力”是一种精神虐待,对孩子的影响会更大。从某种方面来说,家庭“冷暴力”的出现是父母在工作、生活中压力过大的一种发泄方式,父母是一种减压的方式,却使孩子受到了莫大的伤害。若孩子长期生活在冷暴力的环境中会影响其性格的成长,主要表现为缺乏安全感、丧失自尊心和自信心,严重的则会导致孩子的退缩人格或性格暴躁,内心充满攻击性,可能会对他人和社会在言行上采取过激行为。

而近年来,虽然国家出台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但许多家长也不愿让别人知道自己体罚了孩子,家庭“冷暴力”更有愈演愈烈之势,开始逐渐取代以往肉体上的体罚。从表面上看,这是一种进步,但追根溯源可以发现,家庭“冷暴力”实质是一种退后。

因此,父母应该尽量避免家庭“冷暴力”的产生,若不慎在生活中对孩子实施了家庭“冷暴力”,则应该好好反思自己的行为,然后静下心与孩子好好谈谈,从心理上消除孩子对家庭“冷暴力”的恐惧。而如果家庭“冷暴力”严重的话,孩子可申请相关机构进行法律援助。

记者感言:教育孩子需要爱和期待

传说古希腊塞浦路斯岛有一位年轻的王子,名叫皮革马利翁,他酷爱艺术,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雕塑了一尊女神像。对于自己的得意之作,他爱不释手,整天含情脉脉地注视着他。天长日久,女神终于神奇般地复活了,并乐意做他的妻子。这个简单的故事蕴含了一个非常深刻的哲理:期待是一种力量,这种期待的力量被心理学家称为“皮革马利翁效应”。对待自己的孩子,皮革马利翁的“爱与期待”的力量,永远比强制与打击要有效得
多。

(本报记者陈际鸿 实习生张婷婷)

http://www.mianyang.net.cn/mygdb/news/list.asp?id=9179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在线咨询 | 友情链接 | 网上预约
绵阳心理咨询治疗中心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6-2008 免责声明 网站管理 在线心理咨询
蜀ICP备17032480号-2 网络技术支持:AnJia.cc